WEDCV155VD5RRV515DV

 

作者:媽小咪 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圖 ... 曾經有個調查顯示,現代婚姻中,男人的婚姻幸福感,普遍比女人要高,更扎心的是,在近幾年的離婚案例中,女人提出離婚的占大多數。 即便如此,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許多女性朋友,在婚姻中,從未感受到幸福感,且自身價值感超低,每天抱怨男人不體貼、孩子不聽話、生活不如意。 但是,當我們給出方向,讓她做出選擇時,她們往往還是會選擇繼續在這樣的婚姻中,一邊與一地雞毛糾纏,一邊怨天怨地。 不禁想問:既然過得這麼辛苦,為什麼不離婚呢? 為此,採訪了身邊三個朋友,她們的回答,或許代表不了全部,但也基本能體現多數在婚姻的泥潭裡掙扎的女人的想法。 01 周周 ,結婚10年,有一個女兒,和老公經營一家小店 周周和老公是同鄉,也是中學同學。 兩個人在一起,是周周大學畢業後,在異鄉打工時,與老公聯繫上,身在異鄉的兩人很快就走在一起。 結婚之後,回鄉開了一家小店。 周周的老公是個想得多、做得少的男人,每次他負責出點子,周周就響應,結果,要到具體落實,男人就跑得不見人影,做事拖拖拉拉,大事小情都落到周周身上。 一個人的精力,終歸是有限。 沒幾年時間,輾轉開了好幾個分店,但始終處於虧損狀態,只有最開始的老店繼續營業,維護一家人的開銷和欠下的債務。 關鍵是他們夫妻兩,生活不懂得生活里的計算著過,賺一分就花一分,不知道存錢,但是投資時借的債又沒錢還。 無奈之下,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都會有要債電話打上門。 貧賤夫妻百事哀。手裡沒存款,周周就開始焦慮,整天和老公鬧。可是,男人是個不願扛事的性格,每次要債的人找上門,總是往往周周那裡推。 ... 吵起架來,總歸是沒好話可說,而周周又是個說話直腸子的人,對顧客她可以忍,對老公是什麼話「打」人,就說什麼話,更是把「廢物」掛在嘴邊。 現在兩個人的生活,要麼在吵架,要麼在醞釀吵架。再好的感情,也在日復一日中消耗。 周周說:「跟他在一起,連他呼吸的空氣,都讓我感受厭惡。」 我們幾個朋友看來,以周周的能力,就算是離婚再嫁,也不會比現在過得還差。 問她有沒有考慮過離婚,她卻說:「現在欠一屁股債,離了怎麼辦。」 結婚是為了讓生活越過越好,讓一份幸福,變成兩份安心。 不成想,風雨淚水,全在結婚之後撲面而來。 有時候,女人不離婚,不是對那個有多深愛,只不過是,生活真的太苦,有一個人在身邊,當自己崩潰煩躁的時候,還有一個發泄的對象。 02 文萍,全職媽媽, 一兒一女 懷第一個孩子時,文萍害喜害得特別嚴重,老公就讓她辭職在家養胎,孩子生了後,在家帶孩子算了,反正他一個人的工資,養活一家人完全沒問題。 每天吐到昏天黑地的文萍,想到每次找主管請假,就要吃「白眼」,聽了老公的話,就把辭職信交了。 這一辭職,就像是一生。 老大剛滿兩歲,文萍又懷上了。原想著,等老大上了幼兒園,自己再去學點什麼謀生技能,再去找個工作,既方便接送孩子上幼兒園,又可以賺點錢,多少都無所謂,因為兩年多的全職太太生活,讓她覺得自己就像個廢人。 可是,老公說,既然有了,不如再生一下,正好兩個孩子有個伴。 原本文萍和老公就計劃過,要生兩個孩子,如果是一兒一女就更好。 ... 這下文萍意外懷上了,老公又極力想生,文萍一邊心軟,一邊心狠,又答應生了。 文萍的家庭主婦生活,幾乎遙遙無期。 平常老公上班,她在家帶孩子。老公回家,基本就是跟兩個孩子打聲招呼,就自己回書房,要麼加班,要麼玩手機,家裡的事,幾乎一點都不插手。 其實,每天對著孩子,全年無休,文萍每天也處於焦慮崩潰的邊緣,只不過,想到老公工作也很辛苦,所以一直強壓著心中的委屈,甘願像保姆一樣照顧整人家。 可這段時間,老公不能去上班,每天被困在家,工作也很少,即便如此,老公也從來沒想過,要幫她做點家務、帶帶孩子。 看著文萍被兩個孩子「折騰」得連臉都沒時間洗,他都不伸手做頓飯,也從沒想過,要看看老大的作業寫完沒。 積蓄已久的委屈,在文萍心裡迅速發酵,繼而爆發,幾乎每天都會和老公吵架。 在我們閨蜜群里,文萍就像祥林嫂轉世,每天都在數落老公的不是。 我們問她,既然過得這麼辛苦,為什麼不離婚呢? 她說:「兩個孩子,我又沒工作,離了婚怎麼養活他們。」 多麼現實的痛,哪怕閨蜜中最獨立、最自我的朋友,也沒有底氣給文萍「灌雞湯」。 因為要活下去,沒有經濟來源,還帶兩個孩子,真的太難了。 03 菲夏,結婚15年,老公長期不著家 菲夏是採訪的三個女人中,婚齡最長、家庭條件也最好的。 結婚的第三年,菲夏就沒有上班,像文萍一樣在家相夫教子,做全職主婦,不同的是,她只有一個孩子,而菲夏的興趣愛好很多,家庭條件也很好,捨得花錢去給自己買開心。 只不過,男人有錢就變壞,還是占了一定比例的。 菲夏的老公這幾年,隔三差五的在外沾花惹草。 前幾年,菲夏還會吵鬧,有幾次還鬧到公司去,讓老公下不來臺。而她自己,也過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這兩三年,菲夏似乎看透了,不吵也不鬧,我們問她,這幾年,難道就不想離婚,對這樣不忠的男人,還有什麼可留戀的。 她說:「我為什麼要離婚,苦日子我陪他一起熬的,有錢了我就離婚,那是傻子做的事,我這個年紀,離不離婚都無所謂,只他每個月把錢給足,人回不回家無所謂,免得回來還添堵。」 聽她這樣說,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安慰她。 哪個女人不希望溫存和寵愛,哪個女人又不希望獨得丈夫的關愛。 菲夏這樣說,無非是對男女之間的感情,失去了信心而已。 ... 不離婚,只是她沒找到自己的出路在哪裡,留在婚姻里,正在試探自己的底線。 羅蘭說過:「對愛情不必勉強,對婚姻則要負責。」 一段婚姻幾十年,要從一而終,僅靠曾經的愛情和溫存,遲早有溫度散去的一天,唯有在生活,不斷為曾經的愛情添柴加油,才有可以持續保溫。 女人在婚姻中,需要學會「自私」一點,感受委屈時,適當的放開自己,要清楚,這個世上,沒有你,照樣可以運轉,而一個家庭,偶爾少了你的付出,也可以過得下去。 而那些讓你「偷得浮生」的時光,才是你再重返「戰場」,繼續前行的源泉。

 

 

內容簡介

  當老闆或同事刻意疏遠、排擠你,
  或貶低、批評、羞辱,惡意操弄你……
  甚至剝削、掠奪你在工作上的展現。
  這些都是令人不寒而慄,卻難以啟齒的職場冷暴力。


  職場冷暴力的根源──6種人格缺陷,你遇到了哪幾種?

  3種慣老闆:
  ‧反社會型人格老闆:「做業務的就是髒。你明年業績沒180%,不用來了!」
  ‧狂妄型自戀人格老闆:「員工就是聽命的奴才,還肖想跟我平起平坐!」
  ‧強迫型人格老闆:「哪個員工比我早下班,他就絕對大有問題。」

  3種豬隊友同事:
  ‧戲劇型人格同事:你咬牙煎熬完成的工作,功勞全被收割、掠奪。
  ‧依賴型人格同事:「你才剛來公司,為什麼不做以前大家都在做的事?」
  ‧畏避型人格同事:遇事不斷推拖閃躲飄,你一問,他還說那是你的問題。

  不是你「做得不夠好」,而是你正遭受職場冷暴力的茶毒

  職場冷暴力對一個人最大的戕害,是傷人不見血。它如冰刃,日日侵蝕著你的尊嚴,再加上是在上對下的權力關係裡,因此你開始合理化對方的冷暴力,甚至自我懷疑,苛責自己做得不夠好。

  慣老闆或許是職場冷暴力的始作俑者,但豬隊友同事卻常成為幫兇或共犯,如豬隊友同事揣摩上意,與慣老闆沆瀣一氣,而你淪為被孤立、霸凌的對象,日日彷若坐牢。

  擁有醫療界、學術界及企業界資歷的林煜軒精神科醫師,他以豐沛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的學養,犀利又細膩地分析6種人格缺陷,從冷暴力如何巧妙地如同癌症擴散、蔓延,到身為小職員的我們,該如何調適、應對,甚至若最後選擇離職,林醫師也提供最實用的轉職處方箋。

本書特色

  ◎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裡,職場佔據我們非常多的時間,而也有許多人深為職場冷暴力所苦,林煜軒醫師是第一位將這這些痛苦書寫出來的醫師,所以本書既實用,也深具參考價值,而林煜軒醫師同時也是國內少數兼具臨床、企業界資歷之精神科醫師,由他來書寫《職場冷暴力》,既深刻又具說服力。

  ◎郭博昭(陽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林醫師以精神醫師的專業基礎、科學家的邏輯思考,搭配深入淺出、淚中帶笑的幽默方式,來介紹這些普遍發生在台灣各種職場,但平時忌諱談論的「職場冷暴力」。讀者一方面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療癒,但是同時也順便吸收了許多平常不易接觸到的專業硬知識,所以本書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珍貴的科普讀本。」

  ◎郭博昭(陽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撰推薦序。王浩威(精神科醫師)、呂秋遠(律師)、洪雪珍(斜槓教練)、陳純誠(傑恩生技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客座教授)、蔡依橙(醫師;新思惟國際創辦人)、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認同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煜軒博士/醫師


  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系助理教授。
  林煜軒博士為國內少數兼具臨床、企業界資歷的精神科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系及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醫師在台大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在四年住院醫師任期內,在國際期刊發表了十九篇學術論文,不但創下科內空前紀錄,也遠超過助理教授的平均學術產值,之後僅花兩年時間,即取得陽明大學腦科學博士,創下最快拿到博士學位紀錄。

  曾經擔任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輝瑞藥廠產品醫師(醫藥學術顧問)、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譯作《網路成癮──評估及治療指引手冊》獲國健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編製的「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目前已翻譯為德、法、西班牙、義大利、匈牙利、芬蘭、葡萄牙、土耳其、印度等多國語言。

  研發三款雲端服務的手機程式(App),且取得多項國內外專利。編寫國際知名網路成癮教科書中「智慧型手機成癮」章節。目前已發表三十餘篇學術論文於國際期刊。

  曾獲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保羅楊森博士研究論文獎」(二○一八年、二○一六年、二○一三年)、第十一屆世界生物精神醫學會(World Congres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最佳學術海報」、「青年學者旅行獎(Travel Award)」(日本京都,二○一三年)、財團法人台灣醫學發展基金會論文獎「優等獎」(二○○七年)、台灣睡眠醫學會大會論文獎「口頭論文優選獎」(二○○七年)。

  平日熱愛古典音樂與棋藝,曾任長庚大學弦樂團小提琴首席,且為中華民國圍棋協會六段棋士。

  個人網頁:yuhsuanlinmd.blogspot.com/

目錄

【推薦序】一本關心職場健康的好書/郭博昭8
【自序】職場冷暴力無所不在,卻有苦難言11
【前言】幫你的職場高階健檢15

第一部:冷暴力的基因根源──人格缺陷
反社會型人格30
反社會型人格的職場素描33
反社會型人格的心理剖析36
與反社會型人格者的相處之道40
魔王的影子43
自戀型人格44
狂妄型自戀人格的職場素描44
膽小型自戀人格的職場素描51
自戀型人格者的心理剖析56
與自戀型人格者的相處之道59
沒有人、也沒有魔鬼跌得這樣深62
戲劇型人格63
戲劇型人格者的職場素描64
戲劇型人格者的心理剖析69
與戲劇型人格者的相處之道73
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76
強迫型人格80
強迫型人格者的職場素描81
強迫型人格者的心理剖析86
與強迫型人格者的相處之道89
逼瘋你的,或許不是職場,而是你的執著92
依賴型人格94
依賴型人格者的職場素描96
依賴型人格者的心理剖析99
與依賴型人格者的相處之道102
人,還是要活出自己的靈魂105
畏避型人格107
畏避型人格者的職場素描109
畏避型人格者的心理剖析114
與畏避型人格者的相處之道117
我們都需要有被討厭的勇氣120

第二部:冷暴力如何侵蝕與蔓延
施暴者的三張臉孔123
受害者成為冷暴力幫兇的三種方式127
冷暴力的直接運用(一):簡單粗暴131
女王的「人工」與「智慧」131
解析簡單粗暴的冷暴力132
如何終結簡單粗暴的冷暴力136
冷暴力的暗中運用(二):玩弄體制139
體制傷人,往往只有照單全收的分142
共犯結構的血統證明書143
老鼠窩 144
冷暴力的無形運用(三):集體洗腦,操控意識形態147
冷暴力運用的最高境界149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151
你怎麼還不逃命?153
冷暴力的應對(一):逆來順受,照單全收155
只需要爬蟲類大腦的工作156
奴化三部曲158
最優秀的外科醫師160
忠誠的奴僕162
冷暴力的應對(二):正面衝突,逃避擺爛163
我們真的只能正面衝突,直球對決嗎?164
高學歷實習生168
逃避與擺爛,是職場上更常見的被動攻擊170
「靠北社團」的副作用172
冷暴力的應對(三):呼朋引伴,組織動員174
當最高等的戰術,變成了徒具形式的傳統176
裝熟大王177
當「裝熟」已成習慣178
當「裝熟」已成傳統180

第三部:冷暴力的檢測試劑與職場處方箋
檢測領導人:常用「我們公司是個大家庭」來信心喊話186
我們公司是個大家庭,但我想離家出走186
一、為什麼領導人老愛喊「我們公司是個大家庭」?188
二、為什麼公司不該是個大家庭?191
三、把公司當作大家庭的副作用193
四、「把公司當作大家庭」是領導人最嚴格的反省,而不是口號194
五、栽培人才,讓他們強大到足以離開;善待人才,對他們好到想要留下來!195
檢測資深主管:經常抱怨「一代不如一代」197
「一代不如一代」是冷暴力最成功的口號197
一、還原「回憶性偏差」的真相198
二、從四十年來的報紙,看一代如何比一代進步201
三、數據證明一代比一代更強203
四、「一代不如一代」是人口結構改變的必然口號205
五、人,終究會老去209
檢測基層員工:每年都花很多時間負責尾牙表演?210
沒有員工表演的尾牙,是幸福企業的指標210
一、反主為客的尾牙212
二、當尾牙成為職場外的另一個角力競技場213
三、強制娛樂,讓人更堵爛214
四、勞動意識的照妖鏡215
五、真正的尾牙,該這麼做216
給所有主管的處方箋:一張圖表幫你看懂,誰最可能跳槽221
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222
跳槽心理學223
給想要更好職涯的處方箋:轉職之前,我可以做什麼準備?226
離開醫院,跨足業界:讓職涯發展中的「拉力」永遠大於「推力」226
從業界回到醫院:找到自我實現228
再次離開醫院:將「拉力」轉成「實力」,化為「動力」230
成為職場自由人231
給下定決心離職的處方箋:離職守則裡的職場智慧233
在離職前談好下一份工作,並且已經簽約234
如何和主管談離職?235
告訴同事「我要離職」,必須注意哪些細節237
 
 

推薦序

一本關心職場健康的好書

郭博昭(陽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台灣的地理位置處於中國大陸與太平洋之間,在歷史上也扮演著西方跟東方文化交會的角色。我們有著西方社會民主與科學素養的同時,更有著東方社會的傳統儒家思維,但這所付出的代價其實很大,只是大家可能都習以為常而沒感覺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可以看到兩種文化互相交融與衝突的情形,譬如本書所提到的「職場冷暴力」就是一個例子。在許多職場中,一方面高層會鼓吹著民主跟科學等種種西方文化的美好,但是也希望下屬能夠具備中華文化溫良恭儉讓的美德,這真的是為難了大家。

  本書分為三部分,是林煜軒醫師以三個專業的角度描繪「職場冷暴力」。煜軒是精神科專科醫師,也是我指導的陽明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特別的是,他曾有任職世界最大跨國藥廠醫藥學術顧問的職涯經驗。

  本書的第一部是林醫師以精神醫學最精準的人格分析,帶大家認識職場中各種病態人格特質所帶來的冷暴力。第二部則是林醫師身為腦科學博士,融會社會學理論,分析職場冷暴力的運作。特別令人驚豔的是,林醫師將著名的神經心理學理論「多元迷走神經理論」這套研究面對生命危險的生理反應,解釋飽受冷暴力欺壓的受害者,為什麼也成為助長冷暴力氣焰的共犯。第三部是林醫師以自己在跨國企業多年的歷練,以自己的親身見聞而開出最先進的職場處方。林醫師也從各種科學證據,重新咀嚼「我們公司是個大家庭」、「一代不如一代」的迷思,以及員工尾牙表演的鬧劇。

  林醫師以精神醫師的專業基礎、科學家的邏輯思考,搭配深入淺出、淚中帶笑的幽默方式,來介紹這些普遍發生在台灣各種職場,但平時忌諱談論的「職場冷暴力」。讀者一方面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療癒,但是同時也順便吸收了許多平常不易接觸到的專業硬知識,所以本書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珍貴的科普讀本。

  林煜軒是一位醫師、科學家與社會關懷者,他在學生時期就表現出對醫學研究的高度興趣,因此他所進行的第一個研究題目就是探討實習醫師在初次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時,生理訊號的改變。從這個題目就可以看出林醫師的人文關懷。他做的很多研究都是發自於對同學、同事,甚至對同胞的關心。此後,林醫師完成了一系列超時輪班工作對身心健康影響的量化研究,並發表在各大知名國際期刊。而這本《職場冷暴力》是延續這分關懷職場健康的初衷,所做的深度質性探究。林醫師後來陸續在醫學中心與大藥廠就職,完成了博士訓練,具備了跨領域的素養與能力,也開創了各種豐富的職涯歷程。林醫師在本書中沒有介紹艱深的理論,反而是從職場的每個小故事中,結合了中西文化典故,貫通醫學與人文,這是非常有趣、好讀的一本書。

  希望本書能夠成為林醫師關心職場健康的研究,發揮社會影響力的最新代表性傑作。

自序

職場冷暴力無所不在,卻有苦難言


  我第一次暫別醫師的工作,到外商公司上班的第一個禮拜,就遇到產品經理來我的辦公室「請教」問題。我們講不到三句話便一言不合,產品經理當場拍桌子,指著我的鼻子大罵:「你來公司才不到一個禮拜,怎麼就這麼機車?」

  我在跨國藥廠工作的部門,是經常需要處理衝突的學術審查。醫藥品的行銷審查,必須要嚴謹地近乎苛求,所以照規矩審查,擋到產品經理、業務代表同事們的業績獎金,幾乎是家常便飯。

  有天一位同事問我:「你是精神科醫師,搞定這些人際衝突,應該特別有一套吧?」我心裡正暗自叫苦,「擋人業績獎金,如殺人父母,此仇此恨,不共戴天。」更何況在公司裡難搞的主管和同事,可不像醫院裡的病患,會讓你有輕聲細語長談的機會。

  不過,這句我是精神科醫師的提醒,倒讓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在公司裡只要遇到任何的「鳥人鳥事」,我就隨手把各種咄咄逼人的信件、簡訊截圖存檔;然後重拾精神科醫師的看家本領,把這些爛人爛事分門別類,深度解析。幾個月下來,這些職場上的牛鬼蛇神,全成了各種人格分析的經典案例:有類似殺人魔反社會人格的慣老闆,也有超會推拖閃躲飄畏避型人格的豬隊友同事。

  如果你覺得書裡的哪個角色和職場中的某人似曾相識,請不必懷疑,我寫的就是你心目中的那個討厭傢伙。如果你覺得這個角色好像是我們的共同朋友,也請不要想太多,這些故事裡的每一個人物,都是結合了好幾個人的特徵虛構而成的。刻劃人物,不是為了揭發某人某事的惡形惡狀;而是想要塑造你我在職場上都常常遇到的經典問題人格。所以本書的第一部,就是介紹冷暴力的基因根源──人格缺陷,希望幫你瞭解他,處理他,搞定他!

  而當我從企業界回到原本熟悉的醫院,擔任主治醫師之後,我發現這些讓人有苦難言的職場冷暴力,竟然也是隨處可見。畢竟保守傳統的公家機關,和高度競爭、人才流動快速的產業界有著截然不同的組織文化。特別是外商公司的經理人,如果在一個職位上兩、三年沒有升遷,幾乎也都會被高薪挖角而跳槽;但是在公家機關裡,在一份升遷緩慢的工作做到退休,則是常態。在公家機關凡事講究以和為貴,追求長治久安的氛圍,雖然少了業界激烈競爭的衝突,但每一分權力運作的冷暴力,卻暗藏在更多傷人的體制與職場潛規則之中。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花了很多時間,鑽研那些散見在商業財金週刊的文章,就是想要趕快弄清楚那些永遠也學不完的職場潛規則。而身為醫師,我了解這種做法就像平常很喜歡搜集健康專欄或是養生偏方的民眾一樣,這些一點一滴的知識,確實對養生保健有些幫助。但如果要像醫師能鑑別診斷和對症下藥,則必須有系統地了解整個醫學的理論架構才行。這本書的第二部「冷暴力如何侵蝕與蔓延」,就是用經典的社會學理論探討冷暴力運作的方式,以及以著名的神經心理學原理,解析、助長冷暴力的集體反應。但這本書裡不會講艱深的理論,而是用每個一職場裡的小故事,依照理論架構堆砌而成,讓你從故事中,一次搞懂職場潛規則背後運作的真相。

  前年,我再次轉換跑道,離開繁忙的醫學中心,在學術機構成立自己的實驗室。身為帶人主管,我也開始需要用各種手段「督促」屬下們的進度。每當開口「督促」下屬時,我就渾身不自在而且滿懷罪惡感;因為我意識到自己換了位置,必定也換了腦袋。在同事的眼中,我變成了以前自己最討厭的慣老闆;一定也天天成了被罵「慣老闆」的箭靶了!

  就在這個自我認同錯亂的時刻,寶瓶的朱亞君社長邀請我把尾牙表演的反思、如何漂亮轉職與離職的職場智慧,這一系列精神科醫師的企業筆記集結成冊。這幾篇職場的實戰祕笈,收錄在第三部「冷暴力的檢測試劑與職場處方箋」。

  於是這半年來,我像是潛心悟道的修行者,每個星期固定撥出一個晚上,靜靜回顧這幾年來職場每一分的苦難與點點滴滴,隔天上午再到咖啡館中,把這些體悟構思成章。

  當本書完稿的這一刻,一股強烈卻平靜的喜悅,讓我在這個坐了六個月的座位上閉目沉思了一整天,久久才起身離去。如果這一絲回顧職場苦難後的體悟,和兩千年前菩提樹下的悉達多王子有幾分相似。那這分喜悅與這本書,也同樣不會是常樂寂靜的終點,而是和大家一起解脫職場苦難的起點。

前言

幫你的職場高階健檢


  我永遠記得那場等了快一個月的會議。我和同梯的菜鳥們等著主管能主持公道,好分配那些被擺爛不做的工作,但老闆只是輕描淡寫的講一句:「我們公司是個大家庭,大家一起努力,不要計較這麼多!」就散會了,最後什麼事情都沒改變,大家還是各自把任務吞下來。

  新進的菜鳥做得要死要活,資深的老鳥在旁邊納涼就算了,還三不五時檢討我們這些爛草莓怎麼「一代不如一代」。好不容易把案子趕完,卻又得開始準備一年比一年浮誇、難搞定的尾牙表演。等熬到確定年終獎金進戶頭的那天,終於有機會靜下心來想想,是不是該跳槽了?但這個圈子這麼小,我們又會擔心這會不會得罪老闆?而如果走不了的話,我們會不會就永遠黑掉了?

  如果這些場景你也似曾相識,那麼「職場冷暴力」已經讓你的公司亮起了紅燈。

  「職場冷暴力」是職場上最可怕的癌症。癌症初期通常沒什麼症狀,所以很多人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是癌症末期了。讓我們習以為常的職場冷暴力,也像癌症一樣,如果放任不管,會擴散、會蔓延、會轉移到全身,讓整間公司爛得無可救藥。

  或許你覺得公司爛沒關係,我只是要賺錢混口飯吃而已;遇到慣老闆忍個幾年,撐久了就是我的了。但現在是個人才過剩的殘酷年代,在講求績效的公司裡,有多少前輩像免洗筷一樣,價值被利用完了就丟到垃圾桶裡,連資源回收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那些原本以為拿到鐵飯碗的公務人員,退休後卻得不到國家承諾一輩子的優厚待遇。

  或許你訂了好幾本財經週刊,一點一滴地探聽職場潛規則。在難得的週末裡,還花大錢去學習各種職場求生術;但一天又一天的瞎忙加班,讓自己比較好過的,卻還是「靠北老闆」和互相取暖的同溫層。這就像治療癌症一樣,除了各種管道問來的偏方、上網搜尋到的經驗談,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每年來個完整的健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這本書就是屬於你的職場高階健檢。

  本書的第一部是先帶你認識職場怪咖的各種性格缺陷,讀完後,你就可以分辨出你遇到的慣老闆,是屬於哪種類型。而每種類型的慣老闆,他們的缺陷是什麼,又該如何與他們應對、相處。

  第二部是分析冷暴力的各種手段,以及「豬隊友」同事的反應,這能讓你精準掌握職場冷暴力的癌症是已經惡化到第幾期了,並且瞭解職場冷暴力的三要素,分別是人格缺陷、施暴手段、應對系統之後,第三部則提供了三帖養生補品和救命處方:跳槽的考量、轉職的準備、離職的守則。

  這套高階健檢和職場處方,是用我的精神醫學專業,以及多年外商顧問的經驗打造而成,但這本書不是要宣判你的職場像彷若得到癌症般被判死刑,而是要讓你擁有更高明的職場醫術,找到病因,擺脫冷暴力,成為職場的自由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061532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0.8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反社會型人格
 
企業主管和連續殺人犯有著同樣「冷靜」與「冷血」的人格特質,精神醫學與犯罪心理學稱為「反社會人格」。
 
我在台大醫院曾擔任刑案司法鑑定的主治醫師,經常鑑定殺人、性侵、擄人勒贖這類重刑犯的人格特質,他們是否有精神疾病,以及人格特質與精神疾病對犯罪事件的影響。我也是國內少數具有企業界資歷的精神科醫師,有好幾年的時間,每天與商場中無數的企業主管打交道。
 
我發現許多主管和重型犯這兩個天差地遠的族群,性格和手段其實相差不遠;他們幹起大事來冷靜又冷血。精神醫學描述這樣的人格為「反社會人格」;犯罪心理學的書籍則稱之為「精神病質」(psychopathy),而我認為台語的「惡質」是更傳神的翻譯。確實,「反社會人格」是所有人格特質中,惡性最重大的一種,連《精神衛生法》都明定把反社會人格排除在精神疾病之外,以免被狡猾的罪犯利用反社會人格特質當做精神疾病,為自己的罪行開脫。
 
我曾和一位來自中南美洲派來亞太區的行銷總監Julio交手過,上任第一天,公司在韓國首爾舉辦三天兩夜的會議,他一到達飯店,便風也似地解釋宣布:「明天早上我們大廳集合!」
 
隔天一早,大廳外停了一部大巴士,把大家直接載去韓國有名的樂天遊樂場。做為主管的Julio不斷帶頭慫恿大家玩那些最刺激的雲霄飛車、自由落體……整天我們驚呼連連,還沒來得及消化驚恐,Julio便接著準備了盛大的晚宴款待。
 
我禮貌性地跟Julio打招呼致謝,「Hi ! Julio.(朱里歐)Thank you very much!」
 
「Hi! Yu-Hsuan(煜軒)! My name is JULIO.(呼~里歐)」他馬上糾正我的發音。Julio是西班牙名字,應該要念做「呼里歐」才對。
 
Julio是至今唯一一位能夠從英文拼音「Yu-Hsuan」精準唸出我名字「煜軒」的外國人。不僅如此,他連印度、巴基斯坦、泰國這些拼音更長、發音更饒舌的名字,都有辦法道地、正確地念出來。這驚人的語言天分,讓大家對他相當折服。
 
酒酣耳熱之際,他開始沿桌灌酒,順便灌業績,「你們香港明年業績百分之一百八十,有沒有問題啊?」「Hong-Kong 250%! Cheers!」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MJA8OdO.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1691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中寮容易冒汗治療中醫溪州頭部發麻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埤頭注意力不集中看什麼科
鹿港消化功能異常改善中醫診所 芬園憂鬱改善中醫診所 網路評比不錯的南投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和美打嗝中醫推薦 中寮入睡困難治療中醫 網路評比不錯的員林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大城頸部緊繃酸痛中醫推薦 福興噁心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路評比不錯的員林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草屯胸悶改善中醫診所 草屯記憶力減退看什麼科 Dcard推薦的和美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你的腦叫你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