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CV155VD5RRV515DV

 

... 01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一成不變的,最大的變化就是變化本身,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當你處於磨難的時候,要想著地球是圓的,一切都在運轉著,處境總會變好的。 而當處於佳境的時候,更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這樣才不至於飄,才不會完全被動。 婚姻也是如此,並不是結了婚你們之間就能夠一直這麼甜蜜如此,而是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這種時候就需要兩個人用耐心和智慧去解決,並且不輕易放開彼此的手,才能夠一直過下去。 但是現在的人,自我意識比較強,更是崇尚自由,若是感情不好了,並不會湊合,感覺過不下去了,就會選擇離婚。 對於女人來說,多麼希望自己的婚姻可以和和美美,兩個人能夠白頭到老,可是很多時候事與願違,有的時候出於無奈,有的時候出於一時衝動,兩個人就離婚了,可是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過往的種種,還是會感慨萬千,放下過往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但是卻是我們這一生很重要的功課。 02 那麼離婚女人,再次見到前夫之後,究竟是怎麼想的呢?讓我們共同來看一下。 ... 關女士,35歲,離婚兩年 我的身世是比較特殊的,我從小是一個孤兒,是我的婆婆撫養和資助我上學,我才有的今天,和前夫在一起,也是因為婆婆的大力促和,可是前夫實在是太不爭氣了,結婚之後,一直都是不著調的,明明不是做生意的料,卻總是一心想要發大財,每次出了事之後,都是我去收尾的,其實我也只是一個女人,能力實在是有限。 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指望著前夫能夠改正,也想給兒子一個健全的家庭,也有著報恩的心態,一直都是隱忍著,可是當看到前夫手機里,別的女人的曖昧簡訊,我的心就死了,也就提出了離婚,家裡的財產也是平均分割,兒子也歸了我。 因為兒子的緣故,總會還要和前夫見面,得知前夫過得並不好,做生意被人欺騙,手裡的錢都沒有了,而現在只能住出租屋打零工,維持生存,其實內心還是很不是滋味的。 畢竟我和前夫兩個人算是一同成長的,他的媽媽還幫助了我,就算現在離婚了,也依舊感覺像是親人,我依舊會儘自己所能幫助他的,希望他能夠改過自新,給兒子做個好榜樣。 ... 林女士,28歲,離婚一年 我和前夫是經熟人介紹認識的,算是相親吧,前夫長得還是挺帥氣的,談吐也不錯,而當時的我也自感年齡比較大了,成了剩女,就和前夫這樣相處著,由於雙方家庭都催得比較急,我和前夫不到一年就領證了。 結婚之後才發現前夫除了長得帥之外,真的沒什麼責任心,家裡的事情不管不問,上班掙的錢還不夠自己花的,有的時候還需要向父母伸手,簡直就是「繡花枕頭」,可是公公婆婆就這樣管著他。 而且因為他長得帥,身邊總是圍繞著不少鶯鶯燕燕,就算是結婚之後,也沒有絲毫的收斂,這對於追求完美的我來說,是簡直不可容忍的。 在一次大吵之後,我向他提出了離婚,而他也同意了,由於結婚時間比較短,也不涉及什麼財產分割,等於我就換來了一張離婚證,可是我只想遠離這樣的男人。 離婚一年之後,在街頭上,遇見了前夫,我是孑身一人,而他已經換了女朋友了,也不知道是第幾任了,我沒有上前打招呼,也只是匆匆擦肩而過,我很慶幸我的選擇,沒有在這樣的人身上繼續浪費時間,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這麼相忘於江湖吧。 ... 李女士,48歲,離婚五年 我和我的前夫,是一個村子裡的人,是經人介紹認識的,那時的我們都很單純,剛結婚的時候什麼也沒有,但是卻願意相伴一生,我們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剛和前夫在一起的時候,真的是吃了很多的苦,我們是做餐飲的,一開始就是個熬,漸漸地生意上了軌道,前夫就不願意我再辛苦了,我也就退居二線,在家裡照顧女兒了。 本以為歲月會這樣的安好,以前那麼沒錢我們都撐過來了,今後還有什麼不能撐過來的呢? 可是前夫的生意越做越大,應酬也越來越多,在家裡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更多時候我感覺就像是個喪偶家庭,前夫只負責出錢,但是家裡其他的事情一律不管,連同女兒的學習和成長,也是不管不問的,我和他之間漸漸矛盾越來越多,爭吵不斷,後來也吵累了,就這樣搭夥過了。 我和他之間早年的感情早就磨掉了,要不是為了女兒,我也很想一走了之,我和他的婚姻在女兒考上大學的那一年,也就戛然而止了。 現在的我已經再婚了,找了個老實本分的人一起過日子,雖然不像以前那麼富裕,可是真正體會到什麼叫歲月安好了,因為女兒的緣故,偶爾還是會和前夫通電話見面,得知現在的他也再婚了,而現在過得並不好,生意也是一落千丈的時候,其實我的內心還算是平靜,沒有覺得活該,沒有怨恨,只是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畢竟也相伴了那麼多年,還是希望他過得好吧。 ... 03 沒有人結婚是為了離婚,都是為了獲得幸福的,可是有的時候過著過著,就來到了人生的分岔路,離婚也是在所難免的。從上面的故事裡,我們不難看出離婚之後,再見到前夫,其實感受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是怨恨還是放不下,通過時間的推移都會放下,最終都會釋然,因為過去已經過去了,而未來的日子還要好好過。 離婚並不是目的,婚姻里的愛恨糾葛更是很難說得清的,更不是一個人的錯,無論當初是什麼樣的原因分開了,但是畢竟曾經有過那樣一段緣分,真的沒必要繼續恨下去或者耿耿於懷,否則就是自己不放過自己了。 人生就是如此,總是充滿了很多未知的情節,但是我們要學會接受失去,學會化解怨恨,才能重新拾起對生活的信心,過好當下的每一天,至於那些已經離開的人和記憶,就隨風而逝吧。

 

 

內容簡介

55個提示,讓您不管到幾歲都可以成長!!!

  《改變腦的生存方式》一書,乃茂木健一郎在各種場合的演講內容集結而成。茂木將腦科學理論靈活結合日常生活的各種情境,解釋腦的運作原理。同時順應腦的運作原理,逐步改變生存方式,使人生朝美好邁進。

  對於人類的大腦來說,沒有空白、沒有改變是危險的狀態。對於未知的期待、對於外界人事物帶來的衝擊與感動,都是刺激大腦很好的素材,藉由與周遭多元環境的互動,能不停改變腦、提升腦,進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人類的腦具有可塑性,能無限改變。種種令人感動的事情,正是改變腦的契機,當進行了某些行動獲得正面結果,腦會分泌報酬物質多巴胺,完成的事情難度愈高,完成之後所分泌的多巴胺也愈多,使人感到喜悅,如此便能達到正面的循環,使整個人朝某個方向改變。

  茂木強調,人格的生成並非全由基因而決定,腦科學家也不認為IQ是唯一判別頭腦好壞的指標。他認為,受到人生中相遇的人們、感動人心的電影、強烈影響自己的書等影響,與這些事物交織而成的總體,才成為每一個獨特的人類個體。

多樣性的重要

  茂木曾主持NHK「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節目,邀請各領域專家分享工作心得。其中一位讓茂木印象深刻的專家就是青森的果農木村秋則。木村先生透過保持果園中的生態系統平衡,使物種互相制衡,即便不灑農藥也能栽種出美味得令人印象深刻的蘋果。茂木將多樣性的重要從果園中延伸至日常生活,他認為,日常生活中來往的對象最好也要保持著多樣性與複雜性。用腦科學的理論加以解釋,與自己異質的人相遇,能夠促進腦中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活動。將他人的作為做為一面鏡子,映照出自己。名為「他人」的鏡子愈多愈好,從積極的他人身上映照出自己的怠惰、從他人的長處中看見自己的不足。因為透過各式各樣的人來觀察自己,了解自己,才能進而能鍛鍊自己。

夏目漱石的赤裸自剖

  夏目漱石在《我是貓》中,透過貓的視角批判了貓主人苦沙彌的做為。然而苦沙彌本人竟是夏目漱石自己的化身。另一本作品《少爺》當中,則描寫了鄉下學校教職員們的種種嘴臉,其中,搶奪他人未婚妻、綽號叫做「紅襯衫」的教務主任也是夏目漱石本人的化身。茂木對於夏目漱石竟能將自己不堪的部分透過小說徹底檢視、批判,感到非常驚訝,他也認為,對自己保持認知距離、把自己當作批判的對象,是提升自我必要的事。刻意掩飾自己的缺點只會使身旁的人非常辛苦,在他人之前先以幽默輕鬆的態度點出自己的缺點,與人的相處才會比較輕鬆。

小津安二郎導演藏在《東京物語》中的處事智慧

  即使是身邊再親密的人,也有不應坦白說出的話;即使是看起來親切無害的老人,心中也許也藏有利刃般尖銳透徹的想法。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東京物語》中,笠智眾與東野英治郎飾演的老同鄉在喝酒時彼此吐露心聲。東野英治郎:「我兒子一直說自己是部長,但其實他只是資深職員,為怕丟臉才在人前自稱部長。」笠智眾回應道:「我也以為兒子長大之後會有些成就,沒想到去了東京,也只是東京邊緣地帶,駒井町的小醫生。」電影中,對於長大成人的孩子們種種任性與不體貼一直溫柔微笑以對的笠智眾,心中其實也藏有一把利刃。茂木相當推崇小津安二郎導演在電影中這樣的安排,他認為,他人有著表面上看不見,廣大陰暗的部分,因此茂木認為,在與他人相處時,應謹記這點,不應該為他人設立框加。

作者簡介

茂木健一郎

   腦科學家,也是日本知名暢銷作家。現任日本SONY電腦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東京藝術大學兼任講師。

  1962年生於東京。自東京大學理學院、法學院畢業之後,繼續攻讀東京大學研究所理學系研究科物理學博士課程,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並曾任職於劍橋大學。自二○○六年起主持NHK節目「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

  主要的著作有《腦與感質》(日經科學社)、《創造心靈的腦結構》、《腦內現象》(以上為NHK出版)、《何謂意識》、《「腦」的整理術》(以上為筑摩新書)、《腦與假想》(新潮社)、《腦和創造性》(PHP編輯部)、《感質降臨》(文藝春秋)、《Process A.I.》、《柔軟的腦》(以上為德間書店)、《機智的腦》(新潮新書)等。

譯者簡介

廖慧淑

  東京外語專門學校日中翻譯科畢業,曾任財經雜誌記者、旅遊雜誌採訪編輯。目前為自由工作者,專職翻譯、口譯及採訪攝影,譯作有《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森山大道論攝影》、《Herman Miller物語 eames設計的起點》、《犬的記憶 終章》、《犬的記憶》、《巴黎.家的私設計》等書。著作有《日本,我來了!現學現用的旅遊日語》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人不管到幾歲、在那裡都能成長
1 腦具有支持改變的力量
2 人格與知性是「交織的總體」
3 人類在改變的瞬間會變成蛹
4 腦的學習是「可能無限」
5 想要改變、最好方法就是「感動」
6 當心受到動搖時,踩下油門吧
7 「七十從心所欲」這句話的厲害之處
8 智慧一生都能磨練
9 「無記」思想的意義
10 重要的事反倒不說
11 將自己的缺點以幽默表現
12 對自己抱持「認知的距離」

第二章 培育腦的多樣性
13 腦的個性,本人也不知道
14 「奇蹟的蘋果」的文明論意義
15 腦中是叢林
16 愈是與自己異質的人,愈是了解自己的鏡子
17 奇怪的人展現著生命的多樣性
18 優秀的人教養深厚
19 已經不需要大學
20 智慧的光芒是社會的護照
21 腦是透過「雪人」式學習
22 才能並非與生俱來
23 精通「腦的快樂原理」
24 在戲劇中,不管是誰都有角色可演
25 世上最美的東西

第三章 把他人當做鏡子了解自己
26 了解自己的幽默
27 不及格是了解「自己優點」的機會
28 創造了解自己的相遇機會
29 一位天才的智慧,不如一百位平凡人的智慧
30 彈奏「自己」這項樂器
31 我們真的無法得知他人的內心
32 不要為他人設立框架
33 不安與恐懼的理由

第四章 不要典當人生
34 大家都正在典當人生
35 不管是什麼人生目的,都不符合活著的效益
36 佛陀變成「不起眼的平凡人」
37 恢復人生的偶有性
38 該說什麼與不該說什麼的嚴格區別

第五章 保有腦的空白
39 腦的放空時間很重要
40 落語中的「下位視線」
41 享受偶有性的秘訣
42 享受空白就能豐富腦
43 不要設限自己是某種人
44 重要的事兩秒鐘就決定
45 總之先出力試試看
46 比起能力更需要瞬間的判斷

第六章 學習時,持有孩子玩樂的心態
47 不論何種職業,都有豐富的學習種子
48 試著替換別的人生
49 不要認為自己比以前更偉大
50 「神之山」的尋根體驗
51 遊玩時不知不覺就已日落

終章 如何活出人生
52 沒有正確解答的事才重要
53 理解人心就是教養
54 道德是學問的集大成
55 無法忘懷的人

 

前言

  日本的「腦熱潮」依舊延燒。雖然學問本身與熱潮的延續並無關聯,無論如何,一般人對腦愈來愈感興趣這點並非壞事。

  幫助我們生存於世的是人類的腦。在面臨各式各樣情況時,腦就是支持我們的力量。

  比方說學校的學習。擅長學習的人,一定會很關心自己的能力究竟能加強到何種地步吧。另一方面,不擅長學習的人,平時一定傷透腦筋,想說到底該如何才能度過難關吧。這時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腦。

  到了思春期,就會開始意識異性的存在。到底該怎麼接近對方,才能讓對方敞開心房呢?還有與其他數也數不清的「他人」,到底該如何溝通才好呢?這時也必須充分活用腦。

  或是剛成為社會新鮮人,進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因為沒有什麼工作經驗,不知該如何是好,也不知道如何借用職場前輩的力量,讓工作順利進行?工作幾年之後,累積了工作經驗,該如何在工作報告上好好表現,以獲取升遷的機會,還有該如何才能發揮自己的魅力?想要知道如何掌握這些事情,關鍵在於活用自己的腦。

  在現代社會,大家都對自己的腦非常感興趣。將來會變得如何,誰也不敢保證。要是不經常學習的話,才剛學習到的知識,馬上就變成舊知識了。

  正因為如此,現今的「腦熱潮」,既不是裝模作樣,也不是因為一時好奇。因為這是我們為了生存下去需要知道的事,因此才具有迫切的意義。「腦熱潮」今後也將持續下去吧。

  雖然對腦感興趣是件好事,但是現今社會上流行的「腦熱潮」,似乎停留在很淺層的方面。不管是什麼東西,都想要早點得手(想要早點知道讓自己感到安心),也想要得到明天馬上就可以派上用場的情報,總之想要讓自己感到安心,雖然這是現代人特有的天性,但這也表示日本的腦熱潮沒有深度。

  人類的腦本來就是不可思議的存在。我們人類想透過科學的方法加以解釋清楚的東西,其中最複雜也最困難的對象就是腦。直至今日腦科學家們仍致力解開腦的神秘面紗。

  我常常會被問到:「就現在的科學,腦的秘密已經解開了多少百分比?」每次要回答這個問題總讓我感到非常困擾。只要解開一個,就會出現1個還未解開的謎團。這反倒讓我們瞭解到,至今有那些尚未解開的謎團。就像在炎熱的夏天常會看到的海市蜃樓,不管我們解開多少謎團,依舊還有努力的空間。腦就是這樣的存在。

  腦的秘密怎麼樣也解不完,若現今出現於日本的腦熱潮,能夠真正帶領人們對腦產生興趣就好了。如此一來,令人擔憂的日本「知識低落」也能夠就此踩下煞車吧。而且不管對什麼事情,都能養成「嗯,等等」,稍微停頓思考的習慣。也因而,自然而然地自己也會對活著這個深奧的神秘產生興趣。

  無論如何,不能嘲笑那些想要解開腦的神祕的人們的努力。透過腦所看見的宇宙非常神秘,也非常深奧。我希望讀者能夠暸解「現在,自己正面對著無限」,還有當處於情緒高昂時,腦所面對的各種狀況。

  我對腦的研究開始產生興趣,是因為我讀了一九八九年出版、英國的數學家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註)所寫的《皇帝新腦》(The Emperor's New Mind)。在書中,他斷言利用電腦探知的「人工智慧」,無法說明由人類的腦產生出來的意識。他的論點是,透過電腦想要「理解」某些意義是不可能的事。

  條理分明的邏輯與深刻的洞察。若將該書論點與現今由敷衍了事、不冷不熱的現代科學所支配的世界相比較,他嶄新、尖銳的論點真的令人讀來相當暢快。

  雖然我以前就知道羅傑.潘洛斯在數理物理學方面非常有名,沒想到他也能針對腦加以分析。但世間一般人必非全都像羅傑.潘洛斯一樣有著高昂的情緒,他的論點受到嚴厲的批判,也有很多人反對他的論點。儘管如此,由羅傑.潘洛斯提出的重要問題,至今仍引起熱烈的討論。

  我之所以想要從事腦的研究,就是受到羅傑.潘洛斯「高昂情緒」所吸引。我也常回想起,這就是我的原點。想要理解羅傑.潘洛斯的論點,必須知道各式各樣的東西,像是量子力學(註)的基礎理論,也必須暸解重力理論。但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得先了解這些理論就太過嚴苛了吧。

  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想將這些高昂的情緒傳達給某個人知道,也想將我對腦的思考,以及對生存意義的思考,以及關於這些事情更深層的意義傳達出去。雖然全力投入研究,至今卻仍只瞭解到一部分,但是我還是想與大家一起思考無限的問題。

  我認為當我在透過腦思考各式各樣的人生問題時,這些情緒都是支持我繼續下去的動力。我也想讓讀者知道人生的無限有多美好。我也深信我必定能夠將這份熱情傳達出去。

  腦就像是「要石」(註)一樣的東西。所謂「要石」,就是位於日本茨城縣鹿島神宮,那顆傳說的石頭。要石出現在地平面以上的部分又圓又小,但是一直往下挖掘,就會變得愈來愈大,不管怎麼挖都挖不完。

  相傳水戶的德川光□(註)也曾經想要挖起要石,但是因為一直不成功,只好放棄。

  人類的腦也是一樣。儘管認為自己已經知道,或是認為很簡單的事,但那些都只是在深入了解之前的入口。出現在地表的部分只有一點點。人類現今還未能得知究竟存在於地底下的石塊到底有多巨大。

  儘管如此,我們人類還是必須生存下去,依舊必須表現出某種東西才行。

  關於人類與腦,我已經盡力將我在現階段思考的東西以言語表達出來。因為我只知道這個面對人生無限的方法。由腦的觀點出發,將生存的悲哀與愉快收錄於「言語的專輯」裡。

  希望有幸能讓關心真正生存意義的所有人,都能閱讀到這本書。

茂木健一郎

(註)

  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一九三一年出生,英國數學物理學家與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

  量子力學:描寫微觀物質的物理學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

  要石:日本傳說「要石」是為了守護當地不受地震侵害。「要石」如同冰山,只露出一小塊,其實底下是一大塊,因此「要石」到底有多大,至今仍是謎。

  德川光□:Tokugawa Mitsukuni,一六二八年 ~ 一七○一年,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第2代藩主,父親是水戶藩第一代藩主德川賴房,祖父是江戶幕府開創者德川家康。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41219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14「奇蹟的蘋果」的文明論意義
我因為主持NHK「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也藉此學習到多樣性的意義,在工作中,有一位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來賓,是一位種植蘋果的農家,名字叫做木村秋則。關於木村先生的那集節目,真的讓我難以忘懷。

在某種意義之下,木村先生正在嘗試解決陷入現代文明之困難、難解的問題。

木村先生在青森種植蘋果,因為蘋果是最容易受到病蟲害的農作物,所以在栽培時使用農藥是常識。然而,因為使用農藥,木村太太的皮膚變得非常糟。所以木村先生跟太太正在摸索不採用農藥種植蘋果的方法。

但是六年、七年過去了,蘋果花還是無法綻放。因此木村先生只好晚上時在小酒店、柏青哥店打工,賺取生活費。但是因為實在太過貧窮,而孩子們也真的很可憐,木村先生認為已經無法再繼續下去,終於決定一死。

於是他帶著繩子登上岩木山,他在深山裡看到了蘋果樹。但是在這樣的深山裡怎麼可能有蘋果樹呢,他再仔細一看,原來是跟蘋果樹長得很像的橡樹。

他摸了一下橡樹底下的土,土非常地柔軟。他思考著為什麼土會這麼柔軟呢?他又再仔細觀察,在山中明明沒灑農藥,為什麼這些樹不會蟲咬傷呢?於是木村先生突然察覺到某件事,讓他完全忘記自己原本是因為要尋死所以才到深山,他馬上就離開岩木山。

到底木村先生發現到什麼呢?原來是他發覺到正因為山中保持著多樣性,所以在山裡有各式各樣的生物。就算有蟲想要咬葉子,另外也有會吃這隻蟲的鳥的存在,整體維持著非常好的平衡,生態系統也具有多樣性。所以木村先生察覺到,在山中就算不灑農藥,蟲也不會增加。

於是他再度挑戰無農藥、無肥料的栽培,距離他第一次挑戰開始已過了十一年,蘋果花終於綻放了。培育出來的蘋果被稱為「奇蹟的蘋果」,就算切開蘋果,表面也不會變色腐壞。我也在攝影棚裡試吃了一下,雖然甜度並不高,但是卻是真正蘋果的味道。

相反來說,這顆蘋果讓我忘記那些因農藥栽培而有濃郁味道的蘋果,因為農藥栽培出的蘋果已經失去蘋果原本的生命力。

木村先生不採用農藥種植蘋果,也經常調查果園裡蟲的數量,果園裡的平衡維持得很好。一般來說,想要豐富生態系統,同時又想巧妙控制是件極為困難的事。然而透過灑農藥的方式,根絕蟲的存在,造就無菌狀態,卻很簡單。但是其中若有一處沒灑到農藥的話,蟲就趁著縫隙溜進去,結果就會變得很慘。

請思考一下,我們的文明,就像是「無菌狀態」也說不定,因為只押寶在一個原理之上。但是對腦來說,若只用一個原理來決定,那真是不幸的事。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RMGQMG5.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86170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二林肌肉疼痛改善中醫診所仁愛鄉頭暈治療有效中醫診所溪州耳鳴中醫推薦
竹塘便秘或腹瀉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魚池鄉腎臟功能異常改善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溪湖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中州科大附近推薦手抖看什麼科 中寮心悸中醫推薦 最推薦的溪湖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彰師大附近推薦口內疼痛治療中醫 中寮倦怠、疲勞中醫推薦 最推薦的員林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大城頸部緊繃酸痛中醫推薦 福興噁心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路評比不錯的員林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你的腦叫你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